close

yellow16.gif  

 

海爺爺在<<心靈活泉>>中這麼說~

 

摘錄自P.158~P.167我們千萬不能把排列工作看成靈藥,以為做完家族系統排列後,疾病便消失,這想法太天真了。若身體已致病、已被細菌侵害,在這情況下就需要醫學上的治療。

 

 

有些人在論及心理疾病時,往往帶有一個危險的想法,以為單靠心理治療、疾病就會痊癒,他們把心理治療看作藥物,以為接受了心理治療後一切便妥當了。這是非常嚴重的誤解,部份治療師更不斷宣揚這種觀念,鄙視醫學的治病手法。因此,精神科醫師常被指責只懂得提攻病人大量藥物。這種講法我認為非常有害,如果能夠適當處理,藥物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心理治療往往要在病人進食藥物後才可以進行。因此,心理治療師應與醫生緊密地合作。

另一方面,每當病患排列他的家庭時,我們會察覺:嚴重的慢性病與精神病,多數發生在有沉重命運的家庭中。假使家庭得到它應有的秩序,同時也帶出和平與和解,靈魂也會得到溫暖與支持,這對疾病往往有更加的治療作用。不過,很多時候治療的運作,主要還是有賴藥物的影響。

 

 

不少人以為疾病受思想操縱,只要人改變思想,疾病或許會消失,但實情並非如此簡單,因為人無法感知到更深層面的影響因子。往往都已經到了某些牽連已經浮上檯面後,人才會知所改變。事實上,疾病對靈魂也有治療作用,所以我們最好不要只想著要馬上去除疾病,反而應該先學會忍耐,體驗疾病中包含的治療作用,然後在其中的新發現中、讓自己有所改變。

 

 

因為疾病裡往往帶有病患不肯承認的訊息,例如:一個人,一份罪惡感、一個侷限、他的靈魂、他的身體、一件任務,或一個他要走的方向。

 

 

疾病迫使他改變,治療師因此要將個案的問題,與他疾病的最終意義連結起來,例如:與被排除的人、被否定的罪惡、被鄙視的身體、被遺棄的靈魂、還有恩賜,以及機會。

 

 

當一切都有了它的秩序之後,病患雖仍有病在身,卻會生活得較安祥,在臨終時,也會得到安息。

 

 

也就是說,視疾病為一個治療過程,而非一個要去驅除的病症,那麼,人會在承認自己的疾病中,了解它為某些更高層次的東西服務,有時反而是因為這樣,而讓病痛自然消失。

 

 

生存與死亡、健康與疾病各有其自身的意義,不惜代價地去對抗疾病是錯誤的作法。

 

 

***************************************************************************************

 

此處摘錄本段是想特別提醒朋友們~~~海爺爺也在他2010年底所出的這本書裡特作說明了.但願大家在進行各類心靈活動或治療時,別忘記如果身體有狀況,透過各種心靈療法可以獲得減輕病情,與輕鬆愉快生活,和檢討生命意義的機會,但不要因此排斥醫生的專業能力,或是在身體仍舊很不舒適中,卻沒有更多元地去理解身體的真實需要.

arrow
arrow

    moonlight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