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5.jpg  

~在海邊.....畫圈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NWGh8zUdRk&feature=related

(Heart Sutra (Sanskrit))

 

所謂放下

 

轉化心情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放下」。

我們所背負的包袱都過重,裡面裝的是我們不需要但卻令人沉重,導致無法彰顯善的東西。

當你放下後,某方面來說,會感覺身輕如燕。放下是提升精神的一個好方法。

放下與真正的原諒無關,雖然說真正的原諒較放下更好,但很難做到。一般而言,就只是鬆手、不再緊抓、不再天人交戰而已。換句話說,放下是一件你為自己的善、健康與幸福所做的事。與他人無關。只不過放下必須下定決心,並且堅持到底。

 

放下的層面有所不同:

◎精神層面∕情緒層面的放下

當我們對人、事、物懷有負面情緒時,無疑就是將這些東西與自己牢不可破地綁在一起。譬如說,當你懷恨某人時,縱使你可能是在地球的另一端,卻還是心繫著他。彷彿你們就坐在房裡互鬥一樣。

但這負面傷害的是誰?你自己。

受苦的永遠是背負著這些包袱的人。負面情緒不僅破壞心情,還會讓人生病,還讓心靈被蠶食殆盡。

所以放下會讓心情開朗,有時因此讓重症有治癒的機會。也讓事情可能以最佳的方式自行解決。

◎物質層面的放下

存貨出清不僅讓人心情愉快,騰出生活裡的空間或心思,也是能夠將新的善、新的能量與新的人事物引入生活的好方法。

若是新事物在到來之前,若暫時感到一片空白或空虛,表示善正在來臨的途中。

 

所謂「寬恕」

 

不原諒他人、上帝或自己,是最常見的身體疾病的根源。

《奇蹟課程》說:「沒有任何一種苦難不是暗藏不寬恕的念頭,也沒有任何痛苦的形式是寬恕所不能療癒的。」

要全然活在真我的狀態,我們必須釋放小我的批判。真我是我們的自然狀態。我們不需要為自己添加任何東西就已經在那裡,我們倒是要減去小我,才能夠在真我的合一之中,而不與其他人分離。

 

小我在另一個人身上看見壞、或是產生優越感時會自覺特別。這感覺確認了自我與他人和上帝之間的分離感。通常的可能是,另一個人令我們惱怒的地方是我們不想在自己身上看到的特性。若是這樣的情形,我們只需要寬恕他人與自己的作為時,我們就療癒了。

 

要釋放阻礙我們真正渴望的生活之間的任何殘留小我,就要完全寬恕自己與這個世界。靈性指導的介入會幫助我們認出與放下緊捉的怨怒和不肯寬恕的心態。因此,當我們解開他怨懟的想法時,我們事實上是為他們移除了消耗生命力的吸血鬼。而寬恕指的是,原諒那個人,而不見得是那個人所製造出來的情況。換句話說-是非分明,只是不對人記恨。一旦如此,真我馬上就會被體驗到。而不需要刻意去做什麼。

 

另外,還必需留意的一點是,寬恕不是指自己站於上位,來對下位者原諒,也就是說,不是以一種高品德的姿態來說自己原諒了低品德的人。寬恕不過就是放寬了心、放下了原來緊繃怪罪的眼光,諒解了每個人的生命自有其難處。當寬恕是這種狀態時,就已經隱隱含帶了愛的內心、在看待四周的人了。

 

所謂慈悲之愛

 

慈悲之愛,是將本來立於己身、養於己身、循環於大小宇宙環流的真愛釋放出來,廣澤於周遭之人的一種廣泛之愛。

這種愛,眼中沒有性別問題(雖然會因應環境內的風俗,或人心狀態的起落,來決定所使用的外在形勢與狀態),甚至沒有固定的發展與運用方式,只是隨著內心虛空的運轉,跟著深處生命本源的風轉流動,而進入的配合大宇宙的旋轉。

這種愛,可以深廣地吸取到生命內部的養份與甜汁,並且可以寬廣無邊地意識到

周遭的情況與狀態。

舉一個例子:要釋放慈悲之愛,首先要先長養慈悲之心。「慈」是真誠待己、友善待人。「悲」是指放下或戒除傷害自己、他人的言行舉止。「慈悲」相合,可以說是自願為自己設下界限,以便為更大的整體與環境去貢獻出更為良善的自己,然後在與大環境的共同提振中,相互提攜與發展,但也相互提醒與割除不良的習慣或固舊狀態。

 

慈悲之心越厚者,越能夠在了解他人的痛苦中,昇華自己的狀態,更有甚者,感應天地間的不平衡之哀,而修正反轉自身。所以,慈悲之心的養成,小至一草一木、大至自己個體的內在細胞、氣流,再擴增至自己個人的學習,以融入社群,與人之間的正向相交流,乃至更大的服務人群、生物、天地。爾後透過這些歷程,不間斷地修正自己與拔擢自己,從每一次的小小平衡裡,累積與感知下一次更大的平衡之道,讓自身生命能夠不偏不倚(不因有所偏頗的內在,造成累世習氣的過度滲苦或過度浸淫享樂)。

 

<黑字錄自給<<生活一帖力量-芭芭拉.伯格著>>,其他色彩為自添

arrow
arrow

    moonlight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